怕输的东亚妈妈批量制造「二十秒育儿」
怕输的东亚妈妈批量制造「二十秒育儿」
近几年,很多内地妈妈为了逃离内卷,都考虑将孩子送去香港、新加坡低龄留学。结果发现香港、新加坡的鸡娃和内卷相比于内地是有过之而无不及。鸡娃不是中国特色,教育焦虑无处不在,但是在东亚尤为突出。
海淀家长如今不再是一个群体,更像是一个标签,指代所有愿意掏空家底、倾尽心血托举孩子的华人父母。
有的家长在孩子上小学的时候,每一天课后时间和周末都报了培训班,导致一周培训班数量会达到10个左右。
人手每周5-6个培训班最常见不过,家长们每年给孩子投入的培训费都不低于1万,小升初阶段一年的花费甚至达到十几万。
2岁2个月熟背古诗首的孩子在别的地方是神童,但是在海淀鸡娃群都要无地自容,因为别的孩子2岁已经可以英语对线,学完了小学数学,还拼上了二年级奥数,有的孩子一年级备考KET,目标是小学过FCE。
有海淀家长打前锋,海淀黄庄的补习班怪不得能够闻名宇宙。说到鸡娃,在香港有个词叫“催谷”,本意是催着稻谷早点成熟,但用在鸡娃上似乎更加贴合。
TVB纪录片《育儿如谷》中,香港家长为了孩子“幼升小”,从怀孕开始准备。名校只收一月份出生的孩子,所以要算好月份什么时候怀孕。
她认为每间幼儿园都有不同的优点,教育方式亦有不同,希望女儿可以通通都学完。在奔赴两所幼儿园的路上,女儿只能在车上匆忙换校服。
兴趣培养不再是为了兴趣。钢琴、小提琴这些主流选择已经不再流行,孩子要去学一些更冷门的乐器,如竖琴、柳琴等,在才艺展示时有差别,更拿得出手。
港爸港妈为让孩子进好幼儿园,放弃自己工作去面试当校工,而且还要照顾孩子的自尊心,不让其他同学知道妈妈的工作不体面。
香港甚至还诞生了类似大众点评的补育儿如谷站,香港教育界的新闻可能就是某机构以年薪8,0万港元挖角明星补习老师。
说到补习班,就不能不提起“补习王国”新加坡。在新加坡,妈妈们的目的就是培养“卷王”,补习班是孩子们的培养皿。
很多家长会送孩子到补习机构提前学小一的课程,小一之后很多孩子都需要补习,至少也要补一科华文。
全民补习是新加坡的常态,很多人发现身边的新加坡人就没有不补习的,的区别就在于明着补还是暗地里补。
媒体专门做过一个双减后的问卷调查,初中家长对成绩最为焦虑,超过一半的家长担心双减后,孩子的成绩会下滑。
中考五五分流被家长们视为洪水猛兽,2023年普高率.%,近4成的初中生被分流到中专。
2022年北京中考是可以被载入史册的程度,满分6分,海淀区6分的就高达7人,6分的达到2,6人,一分之差落后千人不再是吓唬人的话。
香港没有中考,但是分流得更早。小升初阶段就需要考“呈分试”,全港只有前.3%的学生能够进入Band1学校。
在香港考学,Band 1就是最基本的保障,每年拿到港大录取名额的香港学生,%都来自于Band1学校,而Band3上到港八大的比例不足5%,分流效果很明显。
更残忍的分流制度莫过于新加坡教育体制,小学三年级毕业有“小四分流”,小学六年级毕业有“小六会考”,中学结束需要参加O水准考试,高中结束需要参加A level考大学。
在社会层面上,应试教育的的目的是筛选,可以筛选出精英,让不同水平的人得到符合水平的教育。
但是在层层分流下,孩子不想掉出赛道就只能提前“厮杀”,从怀孕开始卷,从幼儿园开始为应试做准备。
正如一位家长所说,我能接受孩子终将是个普通人,但我真的很难接受,孩子是个连高中都考不上的普通人。
东亚孩子那么能卷,以后一定发展得很好吧?但为什么除了近期名声大噪的周受资之外,放眼世界难以看到东亚人站在各行各业的顶层?
一项针对全国30万中小学生的大规模心理健康调查显示,2020年青少年的抑郁检出率为24.6%,远高于成人。
当代中小学生,过早地承担起不属于这个年纪的学习压力,以至于一开学就挤爆了精神科,无数学生有自杀倾向但不敢告知父母。
当脱离了考试就失去了能力,当大学毕业就失去了目标,为了学习一辈子,最后也找不到自己的价值。这样一种以考试为育儿如谷的衡量标准的教育氛围,忽视了人的其他可能性,迫使大家执着于走挤向那条最多人又看似安全的独木桥。
所以我们一辈子都在上岸,高考上岸、考研上岸、考公上岸、面试上岸...好像人一辈子就溺在水里,不停寻找下一个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