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孩子的对你的称呼从妈妈转为妈时代表他们心理有了变化
当孩子的对你的称呼从妈妈转为妈时代表他们心理有了变化
对于父母们来说,孩子从只会用哭泣表达情绪的新生儿阶段,到开始牙牙学语,再到能用叛逆的话语与父母顶嘴,整个过程无一不体现了他们的成长。
正所谓“父母与子女是场渐行渐远的旅途”,小朋友们的心理转变也体现在方方面面,而当孩子对于你的称呼从亲昵的“妈妈”转为单字“妈”的时候,你是否也会感到难过呢?
小玖是位心态十分年轻的妈妈,在女儿出生后,她便打算和孩子“交个朋友”,同时在育儿的问题上也不想用“家长”两个字来压人。
因此女儿直到上小学前,跟小玖都是无话不谈的好朋友,有什么小秘密或者喜悦的事情,也都想着要跟妈妈分享。
不过,等孩子到了三年级的时候,情况就发生了变化。小玖发现女儿不知道什么时候起,似乎将自己也归为“外人”的行列,在学校里发生的事情不会再兴致勃勃地跟自己像个“小话痨”一样叙述,就连跟同学相处也总喜欢背着自己。
更让小玖觉得失落的是,女儿对自己的称呼也不知不觉变成了“妈”,虽然只有一字之差,但小玖却打心眼里觉得孩子离自己远了一步。
在一些家长看来,孩子称呼的转变并不值得,毕竟不管他们采取什么样的叫法,最后呼唤的都是母亲一人而已,何必斤斤计较。
但其实,从孩子出生起,母亲在他们心里的地位就是与众不同的,不管是出于“雏鸟情节”,还是从有效陪伴时间上考量,小朋友对于妈妈都有一种天然的依赖,而当这种情感与牵绊莫名其妙地减弱时,自然会引起不适感。
对于学龄前的孩子来说,他们没有初次接触校园环境,对待周围事物都是陌生的,就连为人处世的方式都需要妈妈们耐心教导。
但等到孩子逐渐长大,他们有了自己的交友圈和行为准则后,便在心理上逐渐脱离母亲的“影子”,所以不知不觉间,称呼也就发生了改变。
当他们走进校园时,身边同学、老师、朋友的一言一行都会给孩子带来深刻影响,若周围人都开始叫“妈”,那么孩子也会担心自己在别人眼中不合群,从而改变自己的称呼,这也是他们在意别人态度的一种外在表现。
另外,有些孩子会在六年级或是初中改口,这一阶段的孩子正处在青春期的萌芽时期,本身自我意识的发展,会让他们产生一种想要表达自我、彰显不同的态度。
从需要别人照顾的小婴儿,到与父母一般高的青年时期,孩子的成长道路本身就是与父母渐行渐远,而称呼的改变恰恰只是一种“暗号”罢了。
当家长发现孩子有了“成长”的印记时,就要注意转换自己的教育方式,从原本的“重复填鸭式的教育”变为以引导和沟通的育儿,这样才能更适应孩子不同年龄阶段的需求,让他们成为其他家长口中“别人家的孩子”。
相关文章
- 新手妈妈手忙脚乱这些社区帮助你
- 错误、“挫折教育”郭德纲最难带的孩子才最有出息
- 太平洋亲子网
- 一名作品同时具备丰富授课能力的老师不可多得
- 短短四句话教你怎样正确的教育孩子
- 知否专访儿科医生鱼小南育儿科普是一辈子的事
- 明星妈妈的育儿经
- 融情教育用情育儿幼儿园长共同探讨儿童学前教育
- 重刷《知否育儿师》发现的一些小细节正午阳光不愧是国剧门楣
- 管理者可以将这个域名打造成为一个品牌
- 因为笔记本电脑的电压和功率输出不同
- 干货整理-幼升小父母看这里
- 南京家政返工了能做晚饭的钟点工最抢手
- 教育部等发布条家庭教育宣传语老师请转给家长
- 婴儿生长发育阶段特征
- 萌英雄好运姐成长属性解析及阵容图鉴赏析
- 经过将近两年的发展
- 直击养娃高成本痛点多措并举让教育回归校园本位
- 初心如松柏擘画新时代优儿托育集团献礼二十大
- 育儿嫂疑在1岁半娃耳边咒骂宝妈3分钟事后理论拒不承认